【单选题】【消耗次数:1】
年终行政单位根据本年度已下达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与当年财政授权支付实际发生数的差额,应作会计分录()。
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
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
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行政单位尚未收到的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和尚未收到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  )”科目。
①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②  银行存款
③  零余额账户
④  财政应返还额度
【判断题】 年末,“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余额应结转下年。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高等学校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该科目主要用于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结算。
①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②  库存现金
③  财政应返还额度
④  事业结余
【判断题】 行政单位对于单位零余额账户的业务通过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进行核算,对于财政零余额账户的业务通过设置“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科目进行核算。()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  ):本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包括可以使用的以前年度财政直接支付资金额度和财政应返还的财政授权支付资金额度。
①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②  财政应返还额度
③  资金结存
④  财政拨款结转
【单选题】 “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应设置(  )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①  “代管经费”和“财政授权支付”
②  “财政直接支付”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③  “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④  “科研经费拨款”和“财政授权支付”
【判断题】 财政应返还额度属于负债类科目。(  )
① 
② 
【多选题】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
①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②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③  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
④  票据的保管情况
【单选题】 下列关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②  因退货等引起的国库授权支付额度的退回,退回金额应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③  年末财政授权额度支付预算数大于财政授权额度下达数的金额,应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④  期初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后才可以确认相关的财政补助收入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关于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方面的管理责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  收集反馈信息
②  培训实施绩效管理的人员
③  在本部门认真执行绩效管理制度,起到示范作用
④  根据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确定相应的绩效管理内容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绩效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  绩效管理的外延比较宽泛
②  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活动过程
③  绩效管理主要着眼于员工个体绩效的提高
④  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实施、考评、总结等阶段
【单选题】 绩效管理中,高层主管职责不包括( )。
①  确定部门主管绩效指标
②  绩效考评
③  绩效反馈与面谈
④  确定班组主管绩效指标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直接薪酬的是( )。
①  基本工资
②  绩效工资
③  股票期权
④  奖金
【单选题】 绩效的( )说明员工的绩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①  发展性
②  动态性
③  多维性
④  多因性
【单选题】 绩效管理制度草案提出后应由( )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在广泛征询各级主管和被考评人意见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①  总经理
②  人力资源部主管
③  专家
④  工会
【单选题】 ( )是员工所获得的全部有形报酬,包括薪资、奖金等项目的总和。
①  收入
②  奖励
③  工资
④  福利
【单选题】 发现员工的特点,根据特点决定培养方向和使用方法,充分发挥个人长处。将个人与组织的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这体现了绩效管理的( )。
①  规范功能
②  发展功能
③  沟通功能
④  激励功能
【单选题】 工资岗位评价的目的( )。
①  确定薪酬标准
②  确定每个岗位的相对价值
③  确定每个岗位的定员
④  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
【单选题】 绩效管理指标的贯彻执行必须保证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剔除个人偏好等感情因素,这体现了起草绩效管理制度( )的要求。
①  全面性和完整性
②  相关性和有效性
③  可操作性和精确性
④  公正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