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气体溶解度的变化为( )。
温度升高,压力降低,溶解度增大
温度升高,压力升高,溶解度减小
温度降低,压力降低,溶解度减小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溶解度增大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较( )。
①  无法比较
②  在水中溶解度大
③  一样大
④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单选题】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  溶解度检查主要适用于难溶性药物
②  溶解度检查法分为转蓝法和浆法
③  溶解度检查法规定的温度为37℃
④  溶解度与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直接相关
【单选题】 下述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是()。
①  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②  加入助溶剂
③  制成盐类
④  加入助悬剂
⑤  应用潜溶剂
【判断题】 溶度积大者,其溶解度就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当气体的溶解度较小时,传质速率主要由( )控制。
①  液膜控制
②  气膜控制
③  不确定
④  双膜同时控制
【多选题】 溶解度和溶度积之间可进行换算必须满足
①  难溶电解质溶于水部分必须完全电离
②  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必须发生水解
③  难溶电解质的离子需形成配合物
④  离子在溶液中不发生反
⑤  无条件限制
【单选题】 某温度下, Ksp(Mg(OH)2) = 8.39×10-12,则Mg(OH)2的溶解度(mol/L)为 ( )
①  2.05×10-6
②  2.03×10-4
③  1.28×10-4
④  2.90×10-6
【判断题】 配位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互为异构体的伯、仲、叔胺在水中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表现为溶解度最小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在殷商时期,从事甲骨文书写作的人叫做“( )”。
①  贞人
② 
③  史官
④ 
【判断题】 投充即自荐,是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的选任方式。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大夫及一般官员的用印文书,均称玺书,国君使用的玺称为“御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印章最初称为“玺”,始于秦朝。当时作为商品交换中封识财物的凭证。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汉代的5经博士指的是在儒家经典上造诣深厚,取得一定学术资历的人。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秦朝对印章管理很严,凡是未加盖印玺或未加盖印章的公文均被视为“伪书”,凡丢失、私制或盗用官印者要依法严惩。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5品以上的品官之子可以被选为县录事及州县的佐、史。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下列哪些属于教育行政机构( )。
①  国子监
②  国子寺
③  国子学
④  太学
【多选题】 宋代胥吏按照从事事务的性质和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 )四大类。
①  文书胥吏
②  司法刑狱胥吏
③  账籍胥吏
④  仓场库务胥吏
【多选题】 三国时期,公文写作分成三派,即( )。
①  本色派
②  文采派
③  自由派
④  义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