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成本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余额计算公式为:( )。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应收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多选)在借贷记账法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属于( )类会计科目计算期末余额的公式。
①  资产类
②  负债类
③  所有者权益类
④  成本类
【单选题】 “应付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8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2000元,期末余额为6000元,则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为(  )
①  10000元
②  4000元
③  2000元
④  14000元
【单选题】 “应收账款”账户初期余额为5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6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4 000元,则期末余额为( )。
①  借方5 000
②  贷方3 000
③  借方7 000
④  贷方2 000
【判断题】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某企业6月份短期借款的期末贷方余额为100000元,本期增加额为180000元,本期减少额为160000元,则该账户的期初余额为( )。
①  贷方120000元
②  借方100000元
③  借方80000元
④  贷方80000元
【判断题】 账户期末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相等。(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甲企业“应收账款”科目期初借方余额40000元,本期收回应收的货款15000元,该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60000元,则企业本期必定还发生了( )
①  应收账款增加20000元
②  应收账款减少20000元
③  应收账款增加35000元
④  应收账款减少35000元
【判断题】 借贷记账法,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余额在借方。( )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多选题】 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即( )
①  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②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③  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④  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多选题】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根本上说是由( )决定的
①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②  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③  我国所处的复杂的国际环境
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多选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农村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统计表明,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至1998年的4200万人。这一实践表明,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
①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③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  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多选题】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③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④  科技实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多选题】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
①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②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③  发达的社会主义
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
①  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②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③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单选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①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社会主义
【单选题】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党中央领导人是( )
①  周恩来
②  刘少奇
③  邓小平
④  陈云
【单选题】 中国解决国内和国际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①  高举马列主义的旗帜
②  靠自己的发展
③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④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单选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揭示了( )
①  社会主义的共同属性
②  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③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④  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