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消耗次数:1】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这是
认识过程的终结
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单选题】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
①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②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③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④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判断题】 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②  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③  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④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单选题】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
①  幼儿期
②  青春期
③  青年期
④  更年期
【判断题】 听课评课是一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基本形式有
①  感觉、知觉、概念
②  感觉、知觉、表象
③  概念、判断、推理
④  知觉、表象、推理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①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②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③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④  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单选题】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与“第一次革命”相同的地方是:
①  革命的性质
②  革命的条件
③  革命的内容和对象
④  D .革命的形式和手段
【单选题】 (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①  记忆
②  想象
③  感知觉
④  思维
【单选题】 (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①  A.记忆
②  B.想象
③  C.感知觉
④  D.思维
随机题目
【单选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冠肺炎病例的转归是怎样的?
①  均为轻症,完全治愈
②  均为重症,预后不好
③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④  轻症和重症各占比50%
【单选题】 新冠肺炎病例的潜伏期是:
①  2-4天,多为3天
②  1-14天,多为3-7天
③  5-25天,多为10-15天
④  15-30天,多为18-21天
【单选题】 分析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信息,以下哪个变量最可能发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①  报告医院
②  年龄
③  性别
④  现住址
【单选题】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前多少天有境外旅居史,可认为存在境外输入病例的可能?
①  发病前2天至隔离前
②  发病前14天
③  发病前1-14天
④  发病前3-4天
【单选题】 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哪种方法开展病例搜索?
①  病毒全基因测序
②  排查密切接触者
③  统计模型估算
④  分析性流行病学
【单选题】 以下哪种方法不可能发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①  病例对照研究
②  医疗机构医生报告
③  病例个案调查
④  重点场所、单位和人群健康监测
【单选题】 以下哪种方法不用于调查新冠肺炎病例感染来源?
①  病例访谈
②  抽样调查
③  大数据调查活动轨迹
④  病毒基因测序
【单选题】 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
①  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当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②  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③  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14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前14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④  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后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阳性标本采样后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密切接触情形的是:
①  直接照顾患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②  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③  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1 米内)接触人员
④  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中,不同间软卧包厢内的乘客
【单选题】 以下关于密切接触者管理方式正确的是:
①  密切接触者在低风险区可采取居家隔离
②  14岁以下的儿童密接要视同成人单独隔离
③  半自理及无自理力人群原则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④  必须设陪护人员时,要求无基础性疾病,非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