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消耗次数:1】
结构游戏一般在幼儿两岁的时候产生,从有意构造到无目的地建构,从独立建构到合作建构,从嬉戏行为到一丝不苟的工作,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增加而不断地丰富、发展。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复制
纠错
相关题目
【判断题】 儿童的艺术能力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发展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常交谈经验是不断增加和丰富的,包括()。
①  初始阶段
②  稳定阶段
③  拓展阶段
④  延长阶段
【单选题】 教师通过对日常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幼儿回顾、反思,建构经验的过程,是( )
①  通过游戏观察量表的接受式评价
②  利用游戏经验的参与式评价
③  对客观事实的客观性评价
④  对不同幼儿差别的差异性评价
【判断题】 结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结构游戏是幼儿建构各种现实中或想象的物体的过程,是幼儿的一种艺术造型活动。
①  正确
②  错误
【多选题】 作为通向精益求精的必要路径,一丝不苟主要体现在()。
①  A.始终严格遵循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兢兢业业做事
②  B.一板一眼工作,把每个操作要求和工作步骤都落实到位
③  C.不投机取巧,不寻求“捷径”,不敷衍了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细微之处
④  D.确保操作结果符合标准甚至高于标准,没有瑕疵,不留缺憾
【单选题】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①  归纳与演绎
②  分析与综合
③  抽象到具体
④  实践到认识
【判断题】 法的起源是一个从自觉到自发、由一般到个别的发展过程。
①  正确
②  错误
【单选题】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①  归纳与演绎
②  分析与综合
③  抽象到具体
④  实践到认识
【判断题】 新闻建构理论是从“两级传播”概念中转化来的。
①  正确
②  错误
【判断题】 归纳推理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①  正确
②  错误
随机题目
【单选题】 执行C程序段char ch=’a’;ch=(ch>=’a’&&ch<=’z’?(ch-32):ch;后,变量ch的值为()。
①  ‘A’
②  ‘a’
③  ‘z’
④  ‘Z’
【单选题】 能把函数处理结果的二个数据返回给主调函数,在下面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  return这二个数
②  形参用二个元素的数组
③  形参用二个这种数据类型的指针
④  用二个全局变量
【单选题】 若已有char b[10][50];则该二维字符数组在内存所占字节数为()
①  10
②  50
③  60
④  500
【单选题】 设整型变量n的值为2,执行语句“n+=n-=n*n”后,n的值是()
①  0
②  2
③  -4
④  4
【单选题】 如果int a=3,b=4;则条件表达式“a<b? a:b”的值是()。
①  3
②  4
③  0
④  1
【单选题】 若w=1,x=2,y=3,z=4,则表达式w<x?w:y<z?y:z的值是()
①  4
②  3
③  2
④  1
【单选题】 设有定义:intk=1,m=2;floatf=7;,则以下选项中错误的表达式是()
①  k=k+=k
②  -k++
③  k%int(f)
④  f=k%m
【单选题】 下面有关字符数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①  字符数组可以存放字符串
②  字符串可以整体输入,输出
③  可以在赋值语句中通过赋值运算对字符数组整体赋值
④  不可以用关系运算符对字符数组中的字符串进行比较
【单选题】 冒泡排序(BubbleSort)的基本概念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果以上过程为一趟的话,如果一个数组有6个元素,那么要从小到大排列,利用冒泡排序法需要几趟比较过程()
①  6次
②  5次
③  4次
④  7次
【单选题】 设j和k都是int类型,则for循环语句 for(j=0,k=-1;k=1;j++,k++)printf(****\n);().
①  循环结束的条件不合法
②  是无限循环
③  循环体一次也不执行
④  循环体只执行一次